九义人:原著结局,吴廉坐牢,蔺如兰翻案,只有她最令人意难平
七年之后,烟雨绣庄的生意已不如当初辉煌。过去,它不仅靠为权贵们定制刺绣维持声名,还因收徒授艺而获利。学费昂贵,却仍有不少小官吏之家或殷实人家愿意送女儿前去学习。毕竟,能在烟雨绣庄学过一段时日的姑娘,哪怕技艺比不上专业绣娘,也能为日后婚嫁时的嫁妆增添一份体面与光彩。
绣庄主人吴廉,性子冷淡寡言,表面上显得沉稳持重,这让许多送女儿来学艺的家长觉得踏实。更重要的是,他的刺绣技艺堪称一绝,令人赞叹。然而,自从七年前的那桩案件后,情况便不同了。蔺如兰当年状告吴廉强奸,虽然官府判定罪名不成立,但蔺如兰却以跳楼殉身来表达不甘。从那以后,几乎没有人愿意再将女儿送到烟雨绣庄。
王妃与孟宛
展开剩余72%王妃年轻时风华绝代,如今却逐渐失了姿色,心性也变得刻薄挑剔。美貌的女子,她嫌艳俗惹眼;容貌平平的,又嫌无趣寡淡。孟宛正属于后者——姿色普通,性子局促,却胜在勤快体贴。慢慢地,她竟成了王妃身边最得力的人。
虽然原著没有明言,但王妃如今的地位显然不比当年。高官贵妇们最初还时常往来,后来也只在节庆时走动寒暄。唯有孟宛始终不离不弃,反而使王妃格外看重她的殷勤。
至于吴廉,王妃并未将他放在心上。对她而言,他只是个依附的绣匠罢了。她曾说:“我并非心疼什么烟雨绣庄。就算当年我还看得起他的针线,终究也不过是个工匠而已。”在王妃眼里,吴廉的价值从未超过一个听命行事的手下。
吴廉的覆灭
吴廉的恶行最终败露,全因他留下了罪证。他竟将那些受害女子的姓名一一绣在丝帕上,并藏在鱼缸莲花底座的暗格中。因他常取丝帕观赏,鱼缸中的金鱼竟接连死亡。正是这方丝帕,使人证物证俱全,他再无脱身之机。
新任知府俞大人原想借此案扳倒前任,然而得到王妃授意后,他明白此事只能低调处理。最终,吴廉被关入牢狱。表面上单独囚禁,实则是因为此案唯他一人涉案。但不久,俞知府暗中将他与重刑犯关在一起。好色成性的吴廉,几日之间便落得尸骨无存的下场。至此,蔺如兰的冤屈终于得以昭雪。
蔺如兰之死
当年,蔺如兰曾将吴廉告上公堂。然而,吴廉送过她的丝帕成了证据,反被认定二人有私情。她未婚在身,而吴廉又愿纳她为妾,于是官府判定强奸罪名不成立,反将蔺如兰定为诬告。
她父母苦苦叩头,最终只得答应这桩屈辱的婚事,官府才肯“开恩”。但蔺如兰无法接受这样的安排,愤然登上城楼,纵身而下,以死抗争。
蔺如兰直到最后一刻,也没有揭发其他受害女子的名字。她用沉默保护了她们的清誉。至于那些女子,我们不能苛责她们保持沉默。那个世道,对女子而言过于艰难。而吴廉这样的男人,却能将恶行当作“风流韵事”,甚至成为酒桌上的谈资。
更讽刺的是,当时堂上的男人嫌蔺如兰不够美貌,女人们又嘲笑她眼拙无知,指责她寡廉鲜耻。受害者反倒成了被群体唾弃的人,这才是真正的荒唐与悲凉。
——一个以绣闻名的匠人,最终因恶行伏法;一个敢于抗争的女子,却以生命换来短暂的清白。世道的不公,令人扼腕。
发布于:天津市- 上一篇:此将万人敌,却被此女痛打生擒,赵匡胤:你打不过她,可以娶了她_陶三春_郑恩_武力
- 下一篇:没有了
